2020年合村并镇板上钉钉?若实施,农民能享受哪些“福利”
合村并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实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在合村并镇这一政策上一直在稳中推进,而且从明面上看总体效果很好,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结构,很多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了,最重要的也是在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农民手里有田,种田是个技术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种好田或想种田,14亿多人吃饭可是大问题,正好在合村并镇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部分就业机会,对不想种田的农民来说也是一个转型的机会,对会种田而且能种好田的人来说更是好机会,丢掉田地的人不吃亏,有国家补偿并实现了华丽转型,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得到田地的农民如鱼得水,在国家助农扶农的政策下事业将更辉煌。真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我们的国家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社会模式,将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结构最佳分配,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并幸福的生活着,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社会主义。
照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达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78%,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了9.86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农村人口还会不断减少,现有分散布局的自然村落将会随着人口转移出现自然消亡,也会随着产业的聚集而趋向集中。这是大趋势,若是合村并镇实施的精准,农村可以享受到以下几点“福利”。
1.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扩大的问题。
自经济改革以来,农民收入总体上有较大增加,但对比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从2000年以来,2004年为最好年份农民收入达到6%,同期城镇居民收入为7.7%。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来自粮食价格多年走低纯种植业收入上不去,而同期各种物价上涨飞快。
2.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处在我国行政体系的最末端,在就业问题突出的条件下,毕业生、转业军人等推往农村安置,特别是农村的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中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这么多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一方面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这些人在农村没有多少事可做,容易无事生非,甚至会影响农村治安稳定。
3.缓解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现象。
众所周知的农村教育问题和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十分突出。在我国广大农村中,除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外,就整个农村来说,社会保障基本上(农民只有在遇到灾害等时得到点救济)是属于空白。我国近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就很难说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保障制度。
而合村并镇就是以一定的空间聚落为载体,为了改革落后农村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进行的将几个临近自然村整合起来,建立农村社区的综合改革。
福利问题倒是没多少,就看农村合并以后要怎样安排了,那如果合并农村以后连耕地都将退出,那么这农民就彻彻底底的不是农民了,因为不再具有耕地和宅基地了。只能以打工为生,如果保留耕地,这对农民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定要善于抓住机遇
社区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有社区就要有居民。有居民就要有提供服务的地方,有提供服务的地方就需要有超市有便利店等,而大家是不是想开便利店呢?其实这并不是明智之举,可以在社区的周边买下店铺,只要店铺到手,无论是将来做生意,还是将店铺出租出去,都是明智之举。
但是目前有2点令人担忧
①是否收回耕地:如果耕地真的被回收回去,那么农民除了做生意就是进厂打工。那就真的再也也没有办法种地了,而耕地是农民的身家性命,耕地一旦丢失,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就丢失。
②我们的就业问题:一旦耕地和宅基地被收回以后,虽然说补偿了我们商品房。但是我们的就业同样受到了影响,将来如果没有工作没有生意,那么只能等着饿死,因为毕竟我们国内的人口比较多,人均资源特别少。
而一旦将土地整合起来,我们的耕地就适合机械化和大规模做,这时将使更多的人口失业,这些人要么拥挤到城市当中,要么务农。但是务农又要不了,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会出现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象。
随着国家的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已有了较大的进步,可城乡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不断有合村并镇的消息传出,2020年农村“合村并镇”“合村并居”的消息又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早在2001年山东省政府就出台关于规范“小城镇建设”的47号文件,对“合村并点”进行了说明。
之所以要合村并居,原因是长期以来存在的村庄数量多、规模小,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基层负担重;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医院、学校、超市等基础设施,因村庄过于分散而低水平重复建设。村级管理水平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难;民主管理难。大家族在村中的人口比例多,家庭宗派治村的痼疾难以割除。这“三高两难’的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合村并居是真正的解决了农村的各种问题,比如农民的医疗设施,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全面的解决,毕竟像有的自然村人口少,管理上就会有所疏忽,导致贫穷落后的存在,合村并居以后,农民的各项生活就能完善的体现出来,撂荒,水土流失等问题基本上就不会存在。
也有农民朋友会担心,“合村并镇”“合村并居”后还能不能种地?答案是你想种地,就会让你种地,现在的土地性质是承包土地,所以想种地的农民只要签订了协议以后,该怎么种地还是怎么种地,这点不会有冲突。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贺雪峰说:合村并居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现在的行政村改成自然村基础上的村民小组,将管理区改成行政村。改变体制,不拆农民房子,更不拆掉自然村。 一个管理区下面有若干个自然村,有若干分散的居民点,有什么不好?这方面,山东烟台在管理区一级搞党建示范区,没有大拆大建,几乎不花财政成本,就完全解决了德州市所谓“三高两难”的问题,群众满意,又没有财政压力。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总之,“合村并镇”“合村并居”,从长远看,是为了实现资源的统筹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国家拨付的款项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国家对村民都是一件好事。
2020年合村并镇板上订钉?若实施,农民能享受哪些"福利"?这个只不过是对行政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哪有什么福利。
小编这边,合村已经好几年了,说简单点就是二个村合成一个村,土地积照旧,居住照旧,就是村干部的人员变动了下,少一个村长,多挂一个副职,二个村委会合并到一起,其它什么都没有变,村子的名字变长了一点而已,这就是我们这合村后的现实。
国家想合村并镇的目的,主要就是想精简行政结构,让国家的政策落实、实施更精准、快洁。但是,这里面又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精简下来的人员该如何安排。像许多地方,精简下来的人员太多,没有地方安排,全部挂个副职在原单位混日子过。就拿我们村来说,合村前是一个村长,一个会计,没有副村长,合村后是一个村长,二个副村长,二个会计,你去找人办事,还必须找对人,否则还办不了。给我的感觉是,合村后,村干部更多了,管事的少了。
至于大家所说的福利,我们是一点都没有看到,只不过是把村面积扩大了一半,什么耕地统一管理,集中居住,在我们这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农民依旧是以外出打工为主。
如果合村并镇,并镇规模不够大,对农民并不算什么喜事,只是从平房搬进楼房,如果并镇规模更大一些,或达到市级标准,对农民应该更好些,比如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可以在市内读书,农民也可以找工作上班,上下供水,冬天集体供暖,卫生也会有所改善,岀门乘公交,大型超市,生活也会更方便。好一点的医院也会给患者提供治病更容易一点。如果规模小了这一切都泡汤了。
合村并镇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说现在又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大范围施行,合村并镇在不同的地方实施方法不同,所以影响、福利自然也就不一样。
像我们镇,早几年就已经完成了合村并镇的工作,基本上也就是1+1=1的模式,也就是说,把两个甚至几个村合成一个村,地还是那些地,房还是那些房,这方面没发生任何改变。如果是比较大的、人口多的村,就还是自然存在,不会合并,我家所在的村子就是这样。
像这样合村并镇之后,土地依然没有集中,所以如果想要在土地方面获得相关“福利”,就不太现实了。就现实来说,目前要保证村与村,社与社之间路相同,而且已经在实施了,所以交通会更方便。就村干部管理方面,个人觉得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同地区实施情况不同,所以不好评价。
现在网上讨论的比较多的,就不是我上面讲的模式了,居民住宿还会发生改变,变得统一集中,同时一些基础设施更齐全、能更方便地享受教育医疗资源,生活会更加方便。土地也会统一集中,对于不种地的人来说,可以领取土地分红,人口集中之后,自然就会有很多商机出现,能抓住就是福利。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合村并镇,因为原住房更大更舒适,基本都是在能力范围内想修多大修多大,另一方面,虽然很多人不种地了,但不愿意“失去”土地。从某种方面来说,这却也是促进合村并镇的原因。对于种地的人来说,更担心自己种地会不会不方便,如果土地集中利用,不种地了,又该干什么,这也确实是一个农民担心的问题。
福利彩票过年停售几天2020年
休市时间。春节10天,休市时间为1月22到1月31。国庆节4天,休市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0:00至10月4日2400。休市期间,除即开型彩票外,停止全国其他各类彩票游戏的销售、开奖和兑奖。具体彩票游戏的开奖、兑奖等时间调整安排,由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提前向社会公示